2025-02-28 17:42
导读
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传媒生态,推动着行业从“媒体智能化”向“智能媒体化”演进,“智媒”时代正向我们走来。本文从技术融合、生产模式、产能驱动、体验升级、业态前景等方面,探讨人工智能时代“广电数智化+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”的发展路径。
以DeepSeek、ChatGPT、Sora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,正引发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新一轮浪潮,智能“涌现”与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技术共同点燃了新一轮媒介革命的引擎,成为媒体促生新质生产力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。目前广电机构积极围绕广电业务核心场景加速推进AI融合实践,接入DeepSeek深化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和场景适配,全力构建广电特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,在内容生产革新等关键领域取得积极进展。人工智能给媒体发展提供产能新驱动,从内容的采集、生产、分发、评估等环节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传播精准度;赋予媒体及用户超越时空、虚实融合、人机交流的体验新升级;开创万物媒介化、产业数智化的新兴业态前景。从全媒体到智媒体,从数据驱动到智能驱动,智能系统成为未来电视的技术基座,智媒体也成为未来电视的典型形态。
一、 产能新驱动,智能技术重构生产全链条
智能化内容生产流程从“人工主导”转向“人机协同”,注重自我技术赋能,打造媒体新质生产力,提供更好产品和服务。以“知识服务+AI”方式在智能创作平台提供支撑;利用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实现自动撰稿、AI虚拟主播、智能视频剪辑;利用AI创作助手等完成字幕生成、语音合成、智能配乐、自动翻译、文本图片转视频等。如央视AI剪辑系统处理冬奥赛事节目素材效率提升300%,浙江广电"蓝媒AI"系统将综艺节目后期制作周期缩短60%。以智能化提升系统效能,构建人工智能支撑和驱动的生产传播体系、数据技术体系、组织管理体系、效果反馈体系,增强媒体连接社会、凝聚共识的作用。
创新应用智媒技术,培育全媒体舆论宣传的新质生产力。以平台化、移动化、智能化发展,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,重塑全媒体内容生产生态,激发全流程全链条活力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进行挖掘、筛选、鉴别、关联、分析,以专业化升维内容品质,以内容深度与专业性体现媒体履行社会责任、彰显公信力。
传播模式从"单向传播"转向"交互共生"。媒体利用大模型技术,采用人性化的对话方式输出信息,打破传统媒体与受众间的单向传播模式,实现双向交流和互动。借助人工智能开发的“信息管家”等垂直化应用,具有更强的社交智能,能根据其所定位的角色、个体信息和个性化需求来定制功能。
二、体验新升级,智能技术赋能模式创新
为用户精准画像,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。人工智能可以基于用户画像和兴趣偏好推荐精准内容,与用户建立深度联接,提高用户粘性和内容传播效率。例如,算法可以分析用户的观看历史、搜索记录等数据,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节目内容。芒果TV的"千人千面"推荐算法覆盖率超85%。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“点对点”信息传播,用户能够通过嵌入在各种搜索引擎和应用程序里、专属于自己的“信息管家”,获得特定场景下所需内容。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平台TikTok等重视用户数据分析,根据用户点击的频次、停留的时间、喜好的内容等做出综合分析,指导内容策划、运营和推广。百度等在搜索引擎中部署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,大型语言模型与搜索引擎的融合,将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和信息分发渠道。
沉浸式智能化交互体验。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、混合现实(MR)等技术结合,搭建起全方位、多感官、多维度的传播场景,为沉浸式体验增添智能维度。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,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、智能的服务。例如,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电视机,搜索节目内容、调节音量等。利用VR技术,用户可“亲临”新闻现场,感受新闻事件的真实氛围。
全息通讯叠加强大的算法、算力,呈现高保真的数字化影像,在虚拟世界中与“数字分身”实时互动。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技术的融合,实现文化、地域、美学的数字化升维,广泛应用于历史文化艺术的传播。
场景化服务体验。人工智能让传播超越时空限制,在任何时间、任何空间、任何场景,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。智能驱动的场景感知贴身服务,能识别用户的位置信息,推送与其生活紧密关联的内容。例如,当用户在家中观看美食节目时,人工智能可推荐相关菜谱和食材购买链接。湖南卫视《中餐厅》节目实现"边看边买"转化率达3.8%(行业平均1.2%)。算法能随时随地感知用户对于信息获取、商品交易、享受服务等多元需求。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介消费,是以人为本、联通万物的全新体验,“四全(全程、全息、全员、全效)媒体”的发展图景更清晰、机遇空间更广阔。
三、业态新前景,产业数智化转型,数据赋能精准化运营
产业数智化转型意味着传媒产业从内容驱动向技术、资本和内容等多重驱动的转变,涉及整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重构。升级演变传媒产业链,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,为传统传媒业突破发展瓶颈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。人工智能实现数据化内容运营,为用户画像构建、内容价值评估、广告精准投放等提供数据支撑,实现精准化运营,提升管理效率,商业模式从"广告依赖"逐渐向"价值裂变"转向。如江苏广电"荔枝数科"延伸数据服务,为政府提供舆情分析服务,年营收超2亿元。上海东方明珠推出AI个性化内容付费套餐,用户续费率提升25%。
在人工智能驱动下,传媒业态正从简单的“+AI”(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)逐步提质升级到“AI+”(人工智能成为核心驱动力)的高度,具备了泛媒介化媒体属性的“智能体”。人工智能技术为广电媒体拓展新业态、探索新模式提供了无限可能。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参与,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,通过多渠道传播提供综合服务,实现传播触角、内容生态、商业模式、运营机制的全新塑造。客户端不断优化提升算法,升级智能推荐、精准推送能力,突出主流价值导向,探索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主流传播平台。
广电媒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,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,广电智能媒体的发展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应用层面,正在引发传媒业的内容生产全链条、价值链重构与生态系统重塑。未来需在技术创新与人文价值之间建立平衡机制,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智能媒体向“负责任和创新”方向不断演进。
本文来源于:国家广电智库 本文作者:陈秀敏 作者单位: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